近日,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一科,成功為一位50多歲患者開展了全院首例完全腹腔鏡下精準右肝S6段切除術。患者手術過程順利,術后恢復良好,現已平穩出院。
▲正在手術
據悉,患者王某,于外地醫院就診行增強CT和MRI檢查時,發現右肝S6段存在占位性病變,考慮癌癥可能性大,手術指征明確。為求進一步治療,患者來到我院普外一科。經過充分準備后,科室為其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治療方案。
傳統的手術方式是開腹,但手術切口大、患者恢復緩慢,且易發生深靜脈血栓、肺部感染、心腦血管意外等多種術后并發癥,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。而微創手術雖然對操作者來說要求更高,但具有手術創傷小,術中病灶清除干凈等優勢,對患者來說更加有利。
▲紅圈內系病灶
解剖學中,肝臟共分為8段。手術的最大難度在于,既要準確定位需要切除和保留的肝段,又要在手術過程中保護好健康的肝組織,相關的血管和膽管一根都不能誤傷。童宗培教授說:“這聽起來有點像行走在危機四伏的地雷區,每踮一下腳尖都要格外留神。既需要把肝臟上的地雷拿掉,又不能誤傷了珍貴的健康肝組織。”
▲取出的病灶
經過綜合考慮,科室最終確定實施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微創治療術。在麻醉科、手術室等團隊的默契配合下,經過3個小時的嚴謹操作,普外一科成功在全腹腔鏡下將患者肝部病灶完整、干凈地切除。術后,患者安返病房接受對癥治療。
幸運的是,患者術后病理提示為:乙型重度慢性肝炎伴肝硬化,屬于肝臟癌前病變。及時手術,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病變向癌癥的進一步演變。得知結果后,患者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,更重拾了對未來生活的信心。
關于肝癌
近年來,肝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。說到肝癌,給人們印象就是“癌中之王”,是絕癥中的絕癥。其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,肝癌的早期癥狀往往不典型,很容易被忽略。而典型癥狀往往是在癌癥進展到中晚期時才出現,此時可能已經喪失了手術的最佳機會。因此,平時的自我檢查就顯得格外重要。當出現持續的疲憊乏力且無法緩解,心窩處沉悶感,右上腹鈍痛不適,食欲明顯減退,不明原因的發熱、水腫、黃疸、腹水、皮膚瘙癢等癥狀,請及時到醫院尋求專業幫助。
另外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也溫馨提示您,規律生活、避免情緒波動、避免過度勞累,戒除吸煙、酗酒、熬夜等習慣,避免感染乙肝、丙肝等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。
(來源:王成永;編審:馮俊)